市场回顾:
截至 2021年3月31日,上个月内上证指数下跌4.0%,大同成指下跌7.1%,中小板指数下跌10.8%,创业板指数下跌7.3%。
三月份全球市场趋于大跌后相对平稳的震荡格局,大幅度的下跌短期有所收敛。核心资产逐步止跌反弹,但仍然未能形成趋势性。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带来的影响逐步钝化,悲观情绪在大幅调整后缓解,但尚未找到转化为向上的催化剂。
后市展望:
经过2-3月的大幅度调整,A股核心资产消化了大部分估值泡沫。但估值仍然未能到达合理区间,仍有一定程度的高估。从流动性角度,形势喜忧参半。宏观角度,美元指数上涨趋势形成,海外美元回流美国的意愿增强;国内流动性政策中期偏向于趋紧,难以提供过多流动性。微观层面,机构减仓进入尾声,进一步杀跌的动力减弱;美股仍在震荡上行,海外市场短期难以形成流动性恐慌。
昨日拜登提出刺激计划,有利于美国制造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。通胀预期在中短期内仍有震荡上行动力,对国债收益率仍将逐步推动上涨。全球权益市场的估值压力,仍在逐步增加。
美债收益率上行仍在延续,但对市场的冲击作用已经减弱,有逐步钝化的迹象。核心资产中成长性较强的个股,已经具有抵抗下跌的能力,且在流动性略有修复后进入反弹。我们认为反弹的空间有限,但短期会进入多空相对平衡的阶段,市场反复震荡的概率较大。可以认为,在中期流动性紧缩趋势确定的预期下,大幅反弹提估值的难度较大;但短期内剩余流动性依然充沛,有一定能力维持目前的估值水准。
进入四月后,市场仍有继续震荡的动力。但谨防中美欧关系出现边际变化后引发市场风偏降低。看好短期内高成长的行业跑赢低增速消费股以及周期股的比较优势。增速和估值的匹配程度,是后期最重要的衡量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