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回顾:
截至 2021年6月3日,上个月内上证指数上涨0.3% ,大同成指上涨2.1%,中小板指数上涨 4.1%,创业板指数上涨7.6%。
六月的市场如我们预期,指数波幅不大,但结构性机会继续表现亮眼。创业板强于主板,新能源和半导体较强,地产金融和消费非常弱势。海外市场的科技股也同样强势,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地位震荡,对通胀敏感度降低,市场风偏继续回温。但周期属性较强的行业股价不振,弱势盘整。中美市场的运行结构较为接近。
后市展望:
六月内并未出现某券商网红的4000点预言,市场维持结构性特征。
在上月的月报中,我们也指出,整体流动性政策相对平稳,增量流动性并未有较强预期。流动性预期偏平稳的背景下,存量特征明显。基本面和政策面有利空逻辑的行业,面临被减仓的风险;相对而言,景气度维持,增速上行的行业,短期估值的约束力较低,跟随业绩高增长预期而出现资金不断加仓的市场现象。
由于政策整治,大宗商品虽然在三季度有一定的供给压力,但短期仍难继续快速上涨,尤其是国内定价权较高的黑色。原油价格主要决定因素来自于美国出行恢复,三季度仍然有上行动力。应对于通胀预期边际降低,周期、金融行业的基本面预期边际降低。
从统计数据观察,消费数据出现略疲软现象,引发市场对消费板块的景气度产生质疑。
地产信贷政策边际继续加强收紧,地产链相关行业延续调整。在下半年如果出现类似打压教育、医药、互联网行业的政策,同样施展在地产行业,对相关行业的悲观预期仍将继续演绎。可规避地产、金融、地产后周期等行业。
相对而言,实体制造业受到政策呵护的概率加大。景气度维持高位的新能源车、医美、半导体,环比增速依然强劲,维持持仓建议;光伏行业供需格局出现博弈改善,利益平衡后,整个行业需求转旺,下半年维持略稳定上行的市场判断。
7月需要关注宏观政策面的变化,中美货币当局皆可能在就业数据改善后,出台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表态或者实际行动。但以目前的信息面判断,出现在8月的概率较大。需要观察就业数据是否有超预期的可能,震荡中依然需要关注长期成长性行业的加仓机会。